网站标志
全站搜索
轮播广告
资讯搜索
资讯详情
我国汽车称重仪用称重传感器技术现状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3-04-20 10:16:23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我国航空、航天工业部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开始研究应用应变式负荷传感器,但并未向民用发展。就*而言,负荷传感器的研制与生产起步较晚

我国汽车称重仪用称重传感器技术现状
 尽管我国航空、航天工业部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开始研究应用应变式负荷传感器,但并未向民用发展。就*而言,负荷传感器的研制与生产起步较晚,60年代只有几个厂家生产普通精度等级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。结构单一,只有圆柱、圆环两种结构,基本不进行电路补偿与调整,有的产品甚至用外部平衡箱调整零点。 80年代初,*有20余个企业用资一亿元人民币,用汇1300万美元,从美、日等国引进应变式负荷传感器制造技术与工艺装备,进行学习、消化、吸收。经过仿制和试生产后,开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,推向市场后,取得相当可观的效益。当时人们对此产品的总结是:多品种、小批量、低成本、高收益、投资少、见效快。引起不少行业的个人和企业的关注,纷纷进入此行业,生产厂家从70年代的20多个迅速增加到100多个,年产量与日本相当,达到100多万只。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,各行业对电子衡器的需求不断增加,极大的促进了称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。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,是我国称重传感器技术稳步发展,品种和规格迅速增加,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十年。不少厂家都改进或增加工艺装备、检测仪表,购置智能温度补偿装置和灵敏度温度补偿设备,实现了规模化生产。90年代中期称重传感器生产企业增加到160多个,年产量200多万只。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,十余个企业开始小批量出口,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。 尽管称重传感器是*强制管理的法制计量器具,应当比较难进入此行业,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至一些企业和个人很容易进入,造成市场拥挤,加剧了市场竞争。终于在90年代中期爆发了价格大战,谁的价格低,谁就是大赢家,而且逐年升级越演越烈,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。价格大战的恶果是技术进步缓慢,工艺水平下降,质量问题严重,管理监督失控。*初的受害者是广大用户,*终的受害者是企业自己,是整个称重传感器行业。带着这些问题进入21世纪,称重传感器与工业发达*的差距非但未缩小,反而加大了。近几年*监督抽查结果就是例证。 2002年*监督抽查7省市,16个企业,共48只称重传感器,合格18只,合格率37.5%。30只不合格产品来自10个企业,不合格原因全部是温度性能超差。更为严重的是在16个企业中,只有一个企业严格执行*标准。如果变抽查为全面检查,合格率会更低。*监督抽查结果真实的反应了我国称重传感器总体技术、工艺和管理水平。 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:质量意识差,不依法组织生产;对R60*建议和*标准不理解、不执行,错误的把0.02级与C3级等同起来;在利益驱使下改材料、换元件、减工艺,只求勉强合格或人为合格。

 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10 上海奕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 ICP备案号:沪ICP备11018966号-21
汽车称重仪,便携式车辆超载检测仪,四通道汽车轴荷仪,公路治超